台灣甜柿產地
台灣栽培甜柿始於民國63年自日本引入,在台中市和平區摩天嶺地區試種成功後,於76年當地農民組織研究班,並先後引進富有、次郎、伊豆、御所及花御所等甜柿品種試種,因毋需脫澀即可食用,外形鮮艷容易吸引消費者,因而產量少售價高,栽培面積逐漸擴大。目前甜柿產地已擴展到台中縣東勢、和平,苗栗縣大湖、泰安、南庄,、新竹縣五峰,南投縣信義、仁愛、中寮,嘉義縣番路等鄉鎮,其他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等縣亦有零星栽培。雖缺乏正確統計資料,但現在全省生產面積應超過600公頃,栽培面積更在一倍半以上,而且尚在增加之中。目前甜柿主要以富有品種最多,約佔90%,其餘次郎、花御所為次要品種,以下介紹各品種主要特性。
台灣甜柿品種
- 富有: 為目前栽培面積最廣品種,在中南部海拔850公尺地區栽培。果實大,果頂微凹,果重250-350公克之間,果實呈扁球形,紅黃色果皮,成熟時轉為濃紅色,果肉質地緻密,褐斑少且細,果汁多,高品質糖度在15度以上。果實脫澀甚早,成熟時不會殘留澀味,本省產期在11月上旬果實於11月上旬成熟,如在海拔500公尺以下地區栽培,果形小、著色不良、果肉質地粗且褐斑較大,而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地區栽培時,果實碩大果色橙紅,但是無法完全自行脫澀。
- 次郎 : 較富有品種耐熱,在海拔400~1000公尺地區栽培,能得到良好結果,,果實大,平均果重較富有重,果型扁方形,縱切面近長方形,橫切面為方形,果頂稍微凹入,並有四條斜線溝。在海拔400公尺地區10月上旬成熟,海拔850公尺地區10月下旬成熟,較富有品種早。果實成熟期果色橙紅色,果粉多,果肉黃紅色,質細而稍硬,果汁含量較富有稍少。
- 花御所 :品質為御所系統甜柿中最佳者,惟產量低,外觀稍差且栽培較不易,因此栽培面積較少。果重與富有相等,果粒大小整齊,寶珠形,縱徑略長而果頂飽滿,偶而會出現五角形畸形果,果皮深黃色,果頂稍帶紫褐色小斑點,果粉多,著色較不均勻,肉質極緻密,黏漿質,幾乎無褐斑,果汁量多,糖度約17度,品質為甜柿之極品,偶爾完熟後仍殘留少許澀味。
柿子的分類
共分為四類,第一類為完全甜柿,不論種子有無均可完全脫澀,如富有、次郎花御所等品種;第二類為不完全甜柿,種子有無及數量會影響脫澀的完全與否,禪寺丸、筆柿及甘百目屬此類;第三類不完全澀柿,脫澀行為與不完全甜柿相似,但通常屬單為結果強的品種,種子數很少或幾乎沒有種子,因此仍需人工脫澀,如新近在東勢地區試種成功的平核無數此類品種;第四類為完全澀柿,必需經人工脫澀才可食用,成熟的果實中無褐斑,台灣地區原種植之牛心柿、四周柿及石柿等屬此品種。
柿子喜歡溫暖氣候,世界主要產地年平均溫度從10.3°C到21°C,適應範圍很廣。柿子雖原產中國,但以日本品種最多,由於柿子屬於異交作物,實生及芽條變異都很容易產生新的品種,因此新品種不斷產生。柿子原分為甜柿及澀柿兩大系統,甜柿依成熟度增加,種子會產生如乙醇之揮發性物質,使柿果自然脫澀;澀柿品系則無此現象,需經過脫澀處理,使果實內可溶性單寧聚集,形成不溶性、結合態大分子,才能脫澀可食。近年來隨著對柿子研究的增加,在此二系統中又依授粉後果肉顏色是否改變再分出兩類,因此目前共分為四類,第一類為完全甜柿,不論種子有無均可完全脫澀,如富有、次郎花御所等品種;第二類為不完全甜柿,種子有無及數量會影響脫澀的完全與否,禪寺丸、筆柿及甘百目屬此類;第三類不完全澀柿,脫澀行為與不完全甜柿相似,但通常屬單為結果強的品種,種子數很少或幾乎沒有種子,因此仍需人工脫澀,如新近在東勢地區試種成功的平核無數此類品種;第四類為完全澀柿,必需經人工脫澀才可食用,成熟的果實中無褐斑,台灣地區原種植之牛心柿、四周柿及石柿等屬此品種。
台灣柿子栽培情形
吃柿子要注意!! 首先是柿子富含果膠、軔質和可溶性的收斂劑,這三種物質遇酸會凝固,故空腹時,不宜大量食用,因胃酸過多和這些東西結合後會形成柿石。另外,丹寧容易和血中的鐵相結合,影響鐵的吸收,故有缺鐵性貧血者少吃為妙。除此之外,柿子屬寒冷作物,和螃蟹一樣,兩者不宜合併食用,會產生拉肚子和嘔吐作用,整體算來,柿子算是很好的水果,只要不過量食用,不會變胖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