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康營養 (295)
- May 21 Sun 2023 21:00
腦中風只要有出現這「3關鍵症狀」就要立刻送醫勿延遲
- Nov 10 Wed 2021 16:31
南瓜是超級食物,整顆全都是寶,防癌效果一級棒
南瓜是一種超級食物,它的營養密度非常高。不僅卡路里低、纖維質多,更是減肥者的好夥伴,特別是連皮一起食用,可保留較豐富的膳食纖維,幫助排便。
南瓜的4個功效
口感鬆軟的南瓜,全身都是寶,富含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也高,堪稱「超級食物」。不僅單吃就有豐富的營養素,還可搭配各式食材也相當適合,男女老少皆宜。
1.調整免疫力: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2、C,其中類胡蘿蔔素(α+β)含量高,能調整免疫力,輔助防癌。
- Sep 06 Mon 2021 14:08
如何分辨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
健康檢查報告出來了,大家都會關心膽固醇指數,卻常忽略和膽固醇密切相關的三酸甘油酯指數。可別再以為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威脅健康,就算膽固醇指數正常,如果三酸甘油偏高,一樣會有慢性病風險。
要遠離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光是控制膽固醇還不夠,也要注意三酸甘油酯指數,別以為吃素就不會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臨床上見過很多茹素患者都是膽固醇指數正常,唯獨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但因身體也不痛不癢,沒什麼異狀,長時間下來,演變成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謝症候群疾病,這是因為平時飲食吃太油、太甜。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飲食應遵循少油、少糖、高纖為原則,並養成定時定量的進食習慣,才能維持三酸甘油酯指數的平穩。
如何分辨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
- Aug 31 Tue 2021 12:30
淺談心肌炎和心包膜炎,出現胸痛、喘、累就要盡速就醫!
心肌炎和心包膜炎不只有打疫苗會出現,日常有許多風險因子需多加留意,有出現相關症狀時應盡早就醫,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導致嚴重的後果。
心肌炎,出現3風險,胸痛、喘、累就要盡速就醫!
心肌炎顧名思義為心臟組織發炎,臨床上發生的主要原因為病毒感染,包括了腸病毒,上呼吸道病毒、消化道病毒等感染,例如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若病毒進入到心臟造成心肌感染發炎,即所謂的「病毒性心肌炎」。另也有一部份的心肌炎原因不明,推測與免疫失調或異常有關,例如自體免疫引發的心肌炎,mRNA疫苗所引起的心肌炎也推測可能為免疫異常所致。而文獻上也曾有報導過因細菌性或寄生蟲所引起,不過此情況極為罕見。
若因上呼吸道或腸胃道疾病病毒感染所引發的心肌炎,症狀非常多變且難以發現,若感冒症狀遲遲未好、病程異常延長、身體逐漸虛弱就應提高警覺。除此之外,患者會容易出現胸痛、易喘、疲勞、四肢冰冷、臉色蒼白的症狀出現。而情況嚴重的猛爆性心肌炎,恐會使人導致休克甚至死亡。若有出現相似情況應盡早就醫,以利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防範心肌炎發生,平時要注意相關風險,平時應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也要維持良好的免疫力,並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以利預防病毒性心肌炎。
- Aug 30 Mon 2021 14:44
如何早期發現肝癌三部曲
有很多人因為肝癌而喪命,那肝癌為什麼這麼難發現?主要就是肝臟神經分布外層,不在內部,初期肝癌無痛無息,直到晚期才有症狀。
所以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發現時通常為時已晚,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透過篩檢能夠早期發現、適當治療,方能有效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早期肝癌患者最容易感到「身體疲乏」
肝癌正因為是沈默的癌症,肝臟疾病的併發症非常多,比如肝硬化,在臨床上看到晚期患者大多都有嚴重腹水、靜脈瘤出血,甚至陷入肝昏迷;而如果是肝癌患者即使康復,也要隨時擔心復發。
肝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沒有理由地感到疲倦乏力、身體消瘦。在肝癌早期,患者首先感到的就是身體疲乏。與其他原因導致的疲勞相比,肝癌引起的疲憊,即使患者靜臥也無法消除,另外還有十項常見的症狀:
- Aug 30 Mon 2021 14:39
平時可吃4類型食物護肝,有3件事避免做
肝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如果想要保護肝臟,基本上肝臟可修復及再生,要吃對食物提供原料讓肝能修復起來,建議平時可吃4類型食物護肝。
護肝最佳食物
1.可以吃低脂肪優質蛋白,選擇雞蛋、大豆、魚類等食物。
2.多吃膽鹼類食材,包括乳製品、牛肉、雞、魚、白肉等,趨鹼因子在肝臟內幫助脂肪與蛋白質結合為脂蛋白,且帶離肝臟,可減輕脂肪肝形成。
- Aug 29 Sun 2021 09:17
小麥類加工食品,吃太多會引起骨鬆
加工麵食類製品,吃太多易產生腸胃道過敏
過去台灣人吃米飯,不過隨著飲食西化,米的消耗量20年來減少了一半,多半被小麥製成的「麵食」取代。小麥含有「麩質」,容易造成腸胃道發炎,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食道逆流。
「很多人為了緩解不適,就開始吃胃藥,」吃太多胃藥就會讓胃酸濃度大幅下降,導致鈣離子無法離子化、蛋白質也沒辦法吸收,就會造成筋膜炎及骨質疏鬆。
「這幾年手搖飲整街都是」讓國人的飲食中糖分愈來愈多,而這是具有成癮性及累積性,「一次會比一次吃更甜,就跟我們吸毒一樣。」美國曾有研究團隊做過實驗,他們先用古柯鹼讓老鼠成癮,最後竟是用「糖」解牠的毒癮。「老鼠寧願吃糖也不要吃古柯鹼,」他說,糖對我們大腦造成的反應是全面性的,每一個細胞都能吃得到,是比古柯鹼還要更厲害的一個毒品。
- Aug 29 Sun 2021 08:59
玄米油、苦茶油、亞麻仁油等要如何挑選會比較好??
走進有機店還是超市裡,烹調油品琳琅滿目,像玄米油、苦茶油、亞麻仁油等要如何挑選會比較好??
1.玄米油:脂肪酸組成平均
玄米油,即米糠、米胚芽榨取的油,又俗稱米糠油,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取比例為1:1.5:0.8,米糠油為最接近該比例的一種均衡油品,發煙點約254度C上下,所以還可作為煎、炒、炸之用。
- Apr 06 Mon 2020 14:49
5種清血管的食物,可預防中風及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5種清血管的食物,可預防中風及降低心臟病的風險
血管性疾病的發生率節節上升,但是發生的年齡層卻持續不斷的下滑,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飲食其實有密切的關聯性,為了不讓血管阻塞、保持血管的彈性,平常可藉由飲食保養,以防止血管過早老化,降低血管性疾病的威脅。
血管性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中含有高油、高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攝取過多飽和脂肪,例如肥肉、帶皮的肉品等,很容易讓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此外,攝取精緻糖類,例如砂糖、紅糖、黑糖、蜂蜜等,也會增加血管性疾病的風險。《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發現,攝取大量添加的糖,不但會變胖,更會增加罹患血管性疾病的風險,並且也會導致如同毒品一樣地對糖上癮。
由於葡萄糖、脂肪、蛋白質會在體內出現糖化作用,攝取過量的糖分會加速體內糖化作用,不但讓人容易老,還會促使脂肪堆積、導致身體發炎,提高血管疾病罹患的機率。除了高油、高糖之外,高鹽也會形成血管疾病發生的隱憂;
是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而鹽分的攝取則與高血壓相關,只要6克的鹽即含有2400毫克的鈉,但是國人攝取的鹽分,往往超過建議的攝取量。
- Apr 06 Mon 2020 13:51
【桑椹】抗老、防癌、養心護肝、降膽固醇的超級果實
【桑椹】抗老、防癌、養心護肝、降膽固醇的超級果實
桑椹在兩千多年前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又稱為「民間聖果」,它對身體有很多的保健功效,因為它的外形與「腎」相似,可以治療與腎有關的疾病,所以桑椹可以養心護肝、補腎、降膽固醇。
*【桑椹】的特點 :
屬桑科植物桑樹上所結的一種聚合果,嫩時色青味酸;老熟時色紫黑多汁味甜。
桑椹是個性很好的植物,耐得住不同的氣候與土質,而且好照顧,種下一年後就會開花結果,它花開的狀況有點像毛毛蟲,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就是採收的季節。
- Apr 01 Wed 2020 09:41
癌症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把癌細胞變回正常細胞,秘訣就在這!!
- Mar 19 Thu 2020 18:12
魚油小常識及魚油純度實驗
魚油小常識及魚油純度實驗
*魚油的基本常識 :
1.真的純淨魚油,因為在深海魚油EPA及DHA的量,可以決定其在低溫狀態下不會結凍。請試想一下 ~ 萃取深海魚類中的魚油,其所存活的環境是何等的低溫啊!
2.魚油在一般的狀態中可以分為三大類 :
- Feb 24 Mon 2020 10:00
常放屁好困擾?「7種排氣食物」少吃會減少脹氣
常放屁好困擾?「7種排氣食物」少吃會減少脹氣
脹氣不僅容易造成腹痛不適,還會影響到生活作息,若吃太多或太飽,攝取過多養分或食物難消化時,養分若沒有被小腸消化吸收,就會被大腸細菌所利用,進而在分解過程中產生氣體。
容易產生氣體的7大食物,提醒大家在食用時須多留意,以免消化不良造成脹氣。
- Jan 13 Mon 2020 15:50
薑能抗發炎、防失智!吃薑好處多多
在天氣冷的時候喝上一碗薑湯,感覺全身都會溫暖起來。不過薑湯除了祛寒之外,其實還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用,吃薑甚至還有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效果,可以說好處多到數不清。
那薑好處有哪些:
一、抵抗感染
2013年台灣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發現,新鮮的薑可以抑制呼吸道病毒如RSV病毒的生長,透過薑茶、薑汁可以幫助降低感染風險。
2012年印度的研究中,發現薑可以抑制許多有害的細菌,改善腸道的微生物生態。
- Jan 13 Mon 2020 15:14
2020年1月北市年貨食品大抽查!金針漂白劑超量、部份有農藥殘留
北市年貨食品大抽查!金針漂白劑超量、部份有農藥殘留
下週五就是除夕夜了,有不少人都忙著到各大市場或年貨大街採買年貨準備食材的,最近北市府衛生局針對「年節食品」抽查,發現191件產品中有8件產品不合格,其中像是花椒、白蘿蔔、絲瓜等都被驗出有農藥殘留,金針漂白劑超量,另外還有開心果和葵花瓜子等產品,外包裝標示不清,目前衛生局已要求將產品全數下架。
衛生局人員到北市各大賣場、傳統市場、餐廳、小吃店等地方抽查,發現在191件產品中有8件不合格。其中有七項是農藥殘留不合格的,花椒、白蘿蔔、花瓜和絲瓜等,被驗出有殺蟲劑殘留,金針甚至被驗出含有超量「漂白劑」二氧化硫。
另外還有針對70件完整包裝的食品,有5件標示不符規定,像是開心果、葵花瓜子,都被檢出有「甜味劑」,但包裝上卻都沒標示清楚。
- Jan 13 Mon 2020 15:08
喜歡吃火鍋類的朋友,請注意丸類的火鍋料熱量最高!!
每當入冬後,常常好友三五人相約依同吃麻辣鍋、小火鍋、涮涮鍋、羊肉爐等,熱呼呼的湯頭不僅暖身也暖心,吃火鍋總是會吃著吃著,料還剩下很多來不及入口,肚子卻已經來到八分滿,其實肚子告訴你的訊息沒有錯,你平常吃得真的並沒有這麼多喔!
火鍋中所常見的根莖類,如南瓜、芋頭、玉米和冬粉,都跟白米飯一樣是以澱粉為主的主食類食品,因此吃完一份火鍋的飯,再加上配料,大約就等同嗑掉了雙倍的飯量,所以建議您還是直接跳過:「不要吃米飯了」。
而豆魚肉蛋類食物,我們一餐大約會攝取到1~3份,除了一盤肉片,有時候蔬菜盤裡面還會再放一顆蛋,湯鍋裡又有豆皮、豆腐等等,別忘了火鍋料裡還是有肉,全部吃完大約就有13份之多,一整天最多其實也只需要8份而已,不用太多了!!
肉類盡量點選熱量稍低的海鮮類或牛肉片,如果你不想失去吃豆腐、豆皮的樂趣的話,能兩個人點一盤肉共享會更好,蛋也別打下去,可以直接跳過:「蛋」就可以了。
- Dec 06 Fri 2019 08:47
海帶為何要打結?
小吃店、滷味攤常見的海帶,為什麼都會在上面打上一個結?
海帶打結有2個主要原因 : 一是為了方便夾取,二是為了煮熟後不沾鍋,因為海帶下水煮過後,表面會變得黏糊,若一片片直接放在鍋裡煮,容易黏在一起,除了影響口感,吃起來也很不方便,這兩個原因就是會影響美味的關鍵。
海帶富含豐富的維生素B1、B2、鉀、鈣、碘、鐵與膠質,所以會讓表面滑溜的,如果沒有事先打結,一下鍋會立刻黏在鍋底拿不起來,而且用筷子夾的時候也會一直滑掉,有些海帶中間會插上一根牙籤,也是同樣的道理。
海帶含有可溶性海藻膠、豐富的碘鉀鈣鎂,還有不飽和脂肪酸,除了可預防缺碘性甲狀腺腫,對結腸直腸癌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因為海帶中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助於降脂、控糖、降血壓,還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重金屬毒素。
- Sep 10 Tue 2019 10:44
只要青春美麗,不要增生異常
我們都希望雌激素能正常的分泌,這樣能保青春美麗,但如果身體真的製造不足時,我們是可以從食物當中選擇攝取植物或動物性的雌激素來補充,但是任何物質的攝取無論是過與不及其實都不好。
若我們身體功能與機能在正常的情況下,而且也還沒有到更年期,那我們身體所分泌出雌激素的量通常是足夠的,不需要特別大量或加強的補充這些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或是市售的高劑量補充品,而以正常飲食所攝取到的食物中雌激素的量,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

- Aug 10 Sat 2019 10:19
如何有效掌握食物熱量?3個方法教你健康甩肉無負擔

- Jul 27 Sat 2019 16:34
吃蘆薈抗老除皺!實證去皺紋的5種天然方法 脂肪也分好壞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