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秋冬是盛產水果的季節,不知該吃什麼水果最營養。據說水果還有治病功效!請問是真的嗎?
A:這個季節不妨多食這些水果:
柚子:柚子性溫和,能潤肺止咳,所含果膠可降低膽固醇,維生素P可增加血管彈性,維生素C能通便抗衰老並降低血糖。身體虛寒者最好少吃,以免拉肚子。柚子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其它水果低,對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是不錯的選擇。
鮮棗:棗子能滋補強身,健潤脾胃、具補氣養血功效,有通血管、降血壓功能,維生素C、鉀、鎂,蛋白質等含量均非常高。其維生素C含量比檸檬高十倍,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有助於阻斷致癌物質的形成。但棗偏熱,一般人一天吃八到十顆就行。痰多、常便祕、腹部脹氣,生理期和胃病、糖尿病患者則不宜多吃。
石榴:能美白延緩皮膚老化,含有醣類、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菸草酸與鈉等礦物質,可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澀腸止瀉。具有水溶性膳食纖維,在人體消化道中不會被分解,可有效防止便祕,又能緩解腹瀉。
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能治咳潤肺,但性質帶寒,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須隔水蒸過、熬湯或與藥材清燉。用南北杏、梨子、銀耳煮糖水或熬湯,對治療聲音沙啞口乾舌燥頗有功效。但梨子帶寒,銀耳又偏涼,較適合身體帶實熱,或有虛火要清熱的人,身體虛寒的人則不加銀耳。
梨子配川貝母三錢(九克)煮湯,可加強補肺氣,梨子配百合則可養陰安神。
柿子:無論肉、蒂、葉、餅、甚至柿餅上那層白色柿霜,都具有療效。中醫認為柿子能補虛勞,據《本草綱目》所載:柿子味甘性寒,能消熱去煩、生津止渴、潤肺化痰、治療熱咳。
柿蒂入藥,主治呃逆和尿床。柿葉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製成柿葉茶,能降血壓、保護心血管、治失眠。
註:一、新鮮柿子較寒,身體虛弱、脾腎虛寒、外感風寒時千萬別吃。
柿子含豐富鞣質,入口時味澀,最好去皮吃,免得影響鐵質吸收;遇蛋白質食物會凝結,易導致腹痛腹瀉。
二、維生素P主要功能是增強毛細血管和調整吸收能力。
三、選購柚子時最好選表皮薄有光澤,色澤呈淡綠或淡黃,看起來柔軟多汁芳香,果實外皮要禁得起按、壓、叩、打。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暨國民健康局運動健康促進指導老師、中醫博士 趙叔碧)
來源:人間服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