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爾北村——活出新姿采

自問是韓劇迷的,應該會對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景色不感陌生,古色古鄉的典型韓風老宅村落中,隱隱看到不遠處的首爾市繁華景致,能見度高的日子,應該還可看到南山的N Tower。此番明查暗訪,終找到這個喚作北村的神秘古村所在地,更發現這裏仍有不少市民居住,那股生活氣息,絕非個多小時車程可達的近郊鴨仔團古村景點能夠比擬!北村有着絕佳的地理位置,鄰近景福宮、三清洞,屬鐘路區一帶,只是由於位處山上,加上韓屋一般較矮小,很容易被人忽略。前往北村這塊隱秘地的路徑很多,我走出地鐵安國站3號出口時,眼前還是一片車水馬龍,哪有古屋蹤影?將信將疑下,眼前竟出現目標建築「北村文化中心」,這裏除是一個示範單位,還可讓人認識北村的歷史及形成,更有電腦動畫教我等訪客認識韓屋的建築特色!

原來北村建於朝鮮至日據時代,當時文化受中國影響頗深,建築也跟中國的有幾分相像,四合院式住宅,屋頂四角呈飛簷形狀,加上使用卯榫技術,不用一釘一鐵,便可建起精密的屋頂,不過來這兒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遊客必讀的北村資訊和地圖,當中更附有北村八景的指示,讓你按圖索驥玩美景Check Point,以便把北村的特色逐一看遍。

沿八景路綫走,便會經過數百幢保養得宜的韓屋。這裏的韓屋多而密集,在胡同內緊貼着一起!原來當年日治政府為解決住屋問題,見縫便插針,令一條街上有多達二十家韓屋,加上胡同路頗見隱秘,更令韓屋旅途滿是迷途羔羊。北村位處城中央以北,昔日能住在這裏的,不是達官貴人,便是士大夫,身分高貴,官邸也特別華美,當中保存得較好的,現已統統給改裝成為博物館和展示廳,居所連花園都成了供人參觀的部分,而且自政府開始了傳承韓國傳統文化的運動,這邊不少歷史遺址都得以保留,韓屋住宅區更獲大力翻新,更新木材、安裝雙層門及加建玻璃等等,又力邀工藝匠人在此建立文化傳承的工房,遊人亂走亂逛間,不難會轉入宮廷飲食、刺繡、花紋席甚至橫笛等的展示場,不過最值得細味的,還是北村至今仍保留着的代代民宅,厚重的木門鐵鎖、光亮的門牌、信箱及晾曬中的毛巾,在在都顯示這是個活生生的村莊,遊覽時還給我遇上剛下課的學生,騎着單車在村中穿梭叫玩,令村內平添幾分生氣。發展中的古樸村莊,當然少不得商家進駐,不過北村由於民居多,商業的情況只屬剛起步,營業中的,以藝廊和民宿佔多數,有些更兼營輕食館。

今次我選擇來到Anguk文化中心用膳,全因其位於北村八景第三景刺繡文化館旁小斜坡的優越地理位置,這讓我可邊歎當地家鄉小吃邊賞美景。

輕食館由傳統的韓國大嬸(阿豬媽)主理,最拿手的是各式家鄉小吃,今

趟我便嘗到黑豆飯糰,黑豆軟腍,紫菜香口,但總也比不上即點即捏出來

的飯糰那股溫暖動人感覺,似仍滲着阿豬媽微暖的手溫,加上言語不通的

她依舊拉着我閒聊的親切態度,讓我體驗到已失落於遊客區的人情味,可

說能為這頓下午茶注滿分數。

北村內佔大多數的,還得數一眾畫廊及藝術館。藝術家們都把北村看成首

爾大都會內韓國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遊人不難在此發現展示個性的藝術

場所。

Gallery HL便是其中一員,除支持人手製作及反對量產手信,也堅持弘

揚首爾、昌德宮,甚至是大韓的文化,因而開放給年輕藝術家作為展

平台,今次我遇上的Park Bor Yung雖只有二十四歲,已能設計出

一系列精采飾品,作品以韓國隨處可見的東西為靈感,傳統陶藝化作

Monogram及自然景色中的樹葉,枯葉則成為鏈墜,送給朋友時還可

附加一、兩句創作背景,非常「韓國」。

北村的小店愈開愈多,最新就是開業才一個月的「真相」,該店主要售

賣親手縫製的時裝,每個款式全球只有一件,保證獨一無二!驟眼看,

以為只是立體剪裁加拼貼布料的新潮設計,細看下才發現這裏的服飾全

都隱隱透着古着味道,官服中的寬長袍、闊筒袖子和圓領口,全都借屍

還魂移植到現代設計來,難怪設計加縫製,每件也需時甚久,所以價格

也略見高昂。

香港新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旅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蚊子 的頭像
    蚊子

    艾Life

    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